当前位置:

双塘富强村:打造“高铁新城后花园”的“富强梦”

来源:吉首新闻网|0 编辑:田琳 2016-06-14 11:09:42
—分享—

20160614104206287.jpg

富强村:打造高铁新城后花园

20160614104206303.jpg

产业基地规划

20160614104206779.jpg

350亩的黄桃基地种苗种植及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

20160614104206825.jpg

2015年,黄金菊基地让富强村民初尝甜头 向明航/摄

20160614104207516.jpg

看得见的“财富”让贫困户纷纷加入合作社

红网吉首站5月12日讯(记者 肖庆宾) “狗儿寨,坐得高,柴米油盐靠肩挑”,一句顺口溜形象反映出了富强村曾经生活困境。位置偏僻,山高路窄,加上技能欠缺,村民收入渐渐被邻村拉开差距。“名字喊‘富强’,最后却因为贫困出名。”当了24年村支书的谢忠祥同样很无奈。然而正是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却在今年喊出了“打造高铁新城后花园”的口号,这一切还得从2015年扶贫工作队进驻后说起。

“富强,富强,不富又不强。”2015年,市移民开发局、农机局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进驻富强村,担任第一支书的李钢首次走访就发出感叹,“不是不通路,就是没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来回靠爬坡,费时又费力。”

要想富先修路,在扶贫工作队的积极谋划下,拉通了五组5公里产业路,完成了一到四组2000米村道硬化。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还通过进组入户走访调查,悉心征求村民意见,同村支两委积极研究脱贫方案。通过数月的调研考察,结合村里实际,工作队心里有了扶贫谱,即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支撑,打造精品旅游村寨扶持产业发展。“这种模式有搞头,能发挥集群优势抢占市场,改变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方案一出,村支书谢忠祥第一个点了赞。同年,富强村先期完成了60亩黄金菊基地建设。

然而规划实施过程后却在村民中间遇了冷。“搞什么产业咯,搞到最后还不是给钱。”“种几颗烂花烂草就能发财,那就真见鬼了。”……

面对质疑,工作队只能每家每户去做工作 ,试图扭转村民“扶贫就是发钱”的旧观念,但收效甚微。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1月,富强村打造的60亩黄金菊花海开放,吸引了上万外来游客 ,当地农副特产销售一空,让当地百姓切实感觉到了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当初所有的冷嘲热讽一扫而空。

“扶贫心愿再好,找不准路子,扶不到点子,开不对方子,就是‘竹篮打水’。”谢忠祥表示,村里能够收益得以于工作队好的思路方法。

“任务安排下去,执行最关键。 有矛盾,有问题他们往往站在第一线。”工作队队长童闻君将项目推进落实的“功劳”归结于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凝聚力。

初尝甜头后,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班子的干劲高了,帮助村里脱贫的信心也更足了。2016年,扶贫工作队在延续2015年规划思路的基础上大胆建设,350亩的黄桃基地种苗种植及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200亩的花海5月底即将绽放,万株贡水白柚完成定植……据介绍,以上实施项目不仅能够直接解决全村在家劳动力人口的就业,还能让他们实现收入的稳步增长,这一切都已成为村民们看得见的“财富”。

“以前做死做活,一年也就两三千块钱。现在到合作社做工一天 一百,肯做的一百多。”建档立卡户,同样加入了合作社的田应莹,说起现在的收入乐开了花,“你自己算那个划得来。”

“不出去了,在家挺好。”一直在宁波打工的陈燕忠听说村里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基地,于是回到村里加入了合作社。他告诉记者,眼看村里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好,自己打算就留在村里,不仅可以就近照顾父母,还可以搞些周边服务,有机会搞个店面,当个小老板。

“无论是工作队还是村干部,都卯足干劲,目标只有一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双塘工作办第一副主任禹荣强表示,富强村只是双塘工作办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双塘办坚持以“精准”二字当先,做到既送真经“输血”,又送产业“造血”,以期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目的。

黄金菊、黄桃、贡水白柚、花海——一富强村正在建设旅游精品村寨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而未来,与富强村相隔仅1公里左右的高铁新城,也将成为富强村“脱贫致富”路上的加速器。打造“高铁新城后花园”的“富强梦”,其实并不远。

来源:吉首新闻网|0

编辑:田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