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乘风破浪 园区先行—坚持“三个兴市”推进经开区发展纪实

来源:团结报|0 编辑:田琳 2016-06-17 16:22:31
—分享—

DJI_0002_副本_副本.jpg

吉首经开区创新创业示范园标准化厂房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建设三期标准化厂房及创业孵化基地

  红网吉首站6月16日讯(团结报记者 欧阳仕君 彭宁 通讯员 喻根深 陈宇驰)吉首经济开发区在哪里?吉首还有土地搞开发区吗?时至今日,对一些本地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疑问。

  撇开土地不谈,人们还有疑问,区位优势不足,搞经济开发区起步也晚,能招来好企业吗?会不会都是淘汰产业、落后产能?

  人们的疑问,正是吉首经济开发区的困难。

面对重重的困难,吉首经济开发区以披荆斩棘的勇气,突破思维桎梏,打破体制约束,扛起“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的大旗,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突破思维 站在风口招大商

 

  风口,是近几年的热词。站在风口,“笨重”不再是问题,照样可以飞起。

  “风口,讲白了就是好机遇,但是,要想飞起来,你得意识到这是好机遇,同时研究并捕捉这一机遇。它考验着一个地方党委政府发现机遇的敏锐性,捕捉战机的能力。”吉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思保认为,近二十年来,吉首的产业发展有过两次风口,一次是2000年左右,那时,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吉首抓住机遇,喊出了“开发乾州新区,再造一个吉首”的热血口号。如今的乾州新区,车水马龙、人口密集、功能完善,真的站在风口飞起来了。

  “第二次风口,就在当下。”陈思保说,中国经济将面临“拐点”,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国家层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这种形势下,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风险和重新布局的机遇,“吉首的历史机遇又来了!”

  2014年12月23日,湖南东方红湘西住宅产业化园区开工奠基仪式在吉首经开区马颈坳工业园举行。该项目是武陵山片区首个住宅产业化园区,是我省着力打造的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园区之一。该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500亩。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5年内达到年总产值20亿元,直接提供1200个就业岗位,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近万人就业。

  这样一个项目缘何能够落地吉首?原来,吉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之前敏感地注意到住宅产业化这一行业,于是组织吉首经开区去研究这个行业的产业布局,一看,吉首周边200公里范围还没有,马上去招商,去对接,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过来一看,软硬环境都没有问题,在这里投资,能够辐射七省一市(广西、贵州、湖北、湖南、云南、四川、江西及重庆),于是很容易就谈下来了。

  2015年,瞄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趋势,吉首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分别前往上海、江苏、广州等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经开区也派遣招商人员分赴深圳、苏州、昆山、长沙等地开展上门招商,与福建润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华庆环保、湖湘电商、金海钢构公司等3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一、二期标准厂房入园协议。

  站在风口,即使偏僻如吉首,招大商、大招商,也有了更多可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微微调研园区_副本_副本.jpg

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微微调研园区

 

  体制创新 “蛇口经验”激活力

  

  蛇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首发之地,也是打破精神束缚进行各种创新的试验田。可以说,没有当初的蛇口,就没有现今的深圳。

  2014年底,吉首提出“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的发展战略,吉首经开区先行先试,成为了吉首的“蛇口”。

  改革第一步,是吉首经开区获得了18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项目的自主管理权限。2015年5月8日,在吉首市委、市政府的主持下,吉首相关市直部门完成了委托授权书的签署工作,经开区依法行使涉及市发改、市住建、市环保、市国土、市规划等部门共18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项目的自主管理权限,涉及相关部门的“2号公章”正式授予经开区。

  改革第二步,是打破了常规用人机制。2015年5月15日,吉首经开区完成人事改革工作,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和双向选择制,“无论科级干部还是普通科员,无论是公务员还是聘用人员,全部竞聘上岗,所有工作目标量化,干得好的奖,搞得差的罚,混日子的走。”

  余水珍之前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在竞聘中走上招商局局长职位,她说,“如果按常规,我可能没有太多机会,即使我再努力,也不会一下子有这么大的平台。”竞聘上岗后,她联系客商、下企业,短短的一年时间通过她招引落户到园区的企业就有10余家。这次竞聘上岗给了像余水珍这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一个平台,“现在大家压力大了,干劲也足了。”

  紧接着,6月1日,吉首经开区全面推行新的绩效目标考核办法,对每名干部职工定任务、明目标,实现奖优、治庸、罚劣。

体制活了,底气足了,吉首经开区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另一方面,机制体制改革为企业家带来了利好,项目落地手续更快了,项目审批效率更高了,企业争相上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班子成员走访园区企业_副本_副本.jpg

班子成员走访园区企业

 

  资源用活 栽好梧桐待凤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要是没有梧桐树可栽,怎么办?

  对于吉首经开区来说,土地是第一难关,没有土地,不可能建得起产业园,更谈不上招商。由于湘西山多地少,经过前一轮的开发,吉首城区几乎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园用地。怎么办?向城郊要地,向高山要地。

  资金是第二个难关,拆迁要钱,整地更要钱,七通一平样样要钱。湘西各县市都是“吃饭财政”,钱怎么来?

  既然是吉首市改革的排前兵,吉首经开区自有攻城计。

  为加快园区发展建设资金筹集,吉首经开区多管齐下,积极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仅今年上半年,吉首经开区全资独立融资平台腾达公司已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湘西分行达成贷款协议,农发行将向腾达公司贷款6亿元,用于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储备、入园企业生产经营。此外,吉首经开区还与吉首农村商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达成总计4.4亿元的贷款协议。

  向银行贷款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吉首经开区敏锐地发现,由于经济放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公司,在到处寻找更为有利的投资渠道。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吉首经开区在新建项目上积极推广PPP、EPC等新的合作方式,招引战略投资者,将园区的标准厂房、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打包,用厂房产生的收益来偿还投资者。今年4月,乾南产业园已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示范性PPP项目,嗅到了来自这偏远山城的商机,中国通号、中建五局、中铁二十五局、太平洋、东方红等一批实力企业开始与吉首经开区管理层接触。如今,吉首经开区正在积极筹划创新创业园四期标准厂房、乾南产业园生物医药及新能源产业板块等3个项目PPP整体打包工作,争取今年9月份,把项目纳入新一轮省级示范性PPP项目,然后面对社会公开招标。    

  锐意改革,激励创新,当前,吉首经济开发区正以建设百亿园区为目标,全力打造双百七个五工程,即在十三五期间筹集100亿元,开发5平方公里的园区(主要围绕高铁新城、乾南产业园抓好产城融合),建设50公里城市规划道路,收储5000亩土地,建设50万平米标准厂房,招引50家大中型企业,创100亿元经济总量,解决5万人就业,缴5亿元税收。

  在历史的风口,不必怀疑蝴蝶的翅膀是否会引来一场风暴。习近平总书记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吉首市在“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战略引领下,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吉首经开区创新创业示范园物流基地建设如火如荼_副本.jpg

吉首经开区创新创业示范园物流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吉首经济开发区五大产业园简介

 

一、吉首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示范园

  

吉首经开区创新创业示范园(吉首市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园)位于乾州新区吉庄村,占地面积2000余亩,产业定位为民族特色食品加工制造、轻纺、电子商务和仓储物流,于2012年11月启动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大楼及创业孵化基地2万平方米、公租房1000套、仓储物流用房5万平方米。

目前,该园区一期12栋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建设,已入驻湘西老爹农业开发公司等8家企业。二期4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已完成建设即将交付使用。三期6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504套公共租赁住房已开工建设。四期5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大楼及创业孵化基地有望2016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整个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总产值5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亿元以上,解决5000人就业。

 

二、乾南产业园

 

乾南产业园位于乾州街道树岩桥村境内,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产城融合、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高铁新城、民族文化风情园区。于2014年9月启动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一期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完成项目投资9000万元。

 

 

DJI_0008_副本_副本.jpg

 湖南东方红住宅工业公司吉首公司生产的城市管道构件与建筑构件

 

三、湖南东方红住宅产业化项目

 

湖南东方红项目位于吉首市马颈坳镇,是武陵山片区第一个住宅产业示范化园区。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约5亿元,于2014年12月启动建设。目前,该园区已完成土地征收275亩,东方红集团已完成一期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投入运营。该园区整体建成投产后,计划在5年内实现年总产值20亿元以上,实现年利税3亿元以上,可有效解决就业岗位1200个。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就业岗位近万人。

 

四、吉首东马鞍产业园

 

吉首东马鞍产业园区位于吉首市河溪镇马鞍村,离杭瑞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00米。园区占地面积近期1000亩,远期4000亩。产业定位为烟叶业加工、仓储物流园区。目前,该园区已完成征地1000余亩,现已有湘西鹤盛原烟公司“十二五”异地技改项目入驻园区,2015年6月启动建设。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000人。

 

五、河溪新材料产业园

 

河溪新材料产业园位于吉首市河溪镇百里社区,产业定位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区,是吉首市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东进、北扩、南提”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是经省环保厅审批通过的二类工业园区。项目占地远景规划1800亩,近期规划面积485亩,配套有公共租赁住房300套及相关附属工程。

 

来源:团结报|0

编辑:田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