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吉首站9月7日讯(团结报评论员)近年来,吉首市、湘西经开区协同发展,大力打造“一市一区”州府新城“大吉首”新格局,其发展成效有目共睹。其发展原因有诸多方面,但究其根本,还是他们抓住了“改革”这个关键词,然后,用“实干”精神和具体的举措来推动改革,践行发展。
改革,先要解放思想。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只有不断接受新观念,发展才有持续动力。近年来,吉首市、湘西经开区敞开胸怀,放低身段,深入周边地区各县市虚心学习,发现差距,寻找问题,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强化了发展的紧迫感,激发了改革、求变的决心。“解放思想天地宽,转变观念办法多”,吉首市在思想解放后,打破落后观念的藩篱,最终确定了“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的发展口号,发展风气,为之大变,并很快形成大干快干的发展氛围。
思想解放后,要有创新举措。吉首市和湘西经开区近年来在机制创新方面可谓千方百计。“PPP模式”破解资金瓶颈,“2号公章”、“模拟审批”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双百分制”量化干部管理……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为发展扫清了障碍,为后发赶超赢得了速度。任何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从创新中寻找突破口。改革,是任何地方、国家发展永恒的动力。特别对于像吉首市这样的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县市,和沿海地区相比,发展观念、机制都相对落后,要谋求发展,要实现后发赶超,更需要在机制上寻求创新、突破。
创新举措,要靠实干来推动。改革,不能只喊口号。吉首市、经开区改革的号角一吹响,就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这样的显著成效,显然离不开他们重“实践”、重“落实”的“实干”精神。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引擎。吉首市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就牢牢地抓住这一点,破解资金瓶颈、提高审批效率、量化干部管理等一系列举措,都围绕项目建设来服务。可以说,项目建设的巨大成果,成为其发展最为“实在”的“成绩单”,证明他们是“玩实的”,而不是“玩虚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同样,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改革的实践,就难有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对于改革而言,不仅仅要有决心和勇气,更要重在实践推动、具体落实、制度保障。吉首市、湘西经开区的经验作法,值得借鉴。
来源:团结报|0
编辑: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