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开项目搭框架完善基础,多点开花结硕果

来源:吉首新闻网|0 编辑:田琳 2017-06-19 17:40:45
—分享—

  红网吉首站6月19日讯(记者 于茁 通讯员 张林军)山城吉首农业耕地面积25万余亩,其中水田面积18万余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8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吉首来说尤为重要。

  2010年,吉首市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2012年开始实施政策创新实验区项目。

吉首农开办检查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情况

  资金技术支持,产能逐年递增

  从吉首市区出发,走319国道往南行驶一个多小时,过河溪镇张排村,当看见几个数米高的铁罐时,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了。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农开项目支持,共计280万。”该公司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陈万富介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围绕公司1万吨椪柑果醋饮料生产线技改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开展。两年时间,改造椪柑果醋加工车间1500平米,新建原辅材料仓库600 平米、冷冻冷藏库700 平米,新增实验室设备10台套,完善生产线设备20台套……

  项目完成后,该公司椪柑果醋产能由年5000吨上升为10000吨。“产量增加了,公司用人量也就增大了,开的工资也挺好的,我们都不愿意出门打工了。”附近的村民笑着说道。

  据统计,该公司三年来累计收购加工椪柑及其他时鲜水果8000多吨,新增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安置就业120人,增加临时用工3000多个。

隘口村茶叶加工设备

隘口村茶园

  奠定坚实基础,发展特色产业

  马颈坳隘口村种植茶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手工炒茶的手艺也是世代相传、薪火传承。为推动茶叶产业化发展,2009年5月,隘口村、几比村和黄金村茶叶种植户自愿组合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

  2012年,隘口村茶叶专业合作社首笔贷款资金35万基本用完,进一步购置加工设备扩大加工量的计划“等米下锅”时,第一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到了。

  “农村专业合作社如燎原之火快速发展,却经常遇到资金、土地等‘瓶颈’。”吉首市农开办在调研中,注意到这个现象。2012—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资金336万元,围绕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加工能力提升,建设机耕道4.3公里、生产道4.62公里、蓄水窖14座、生产车间1270平方米、设备购置139台套。

  通过农开项目的扶持,全村黄金茶生产从100余亩发展到8000多亩,采茶面积达4000亩,年加工干茶能力有10吨提高到现在的200吨。

  同外人讲起变化,隘口村村支书、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天顺总说:“要不是农开项目资金的‘雪中送炭’,哪有如今的变化。”

  现在的隘口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矮寨镇岩科村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聚拢零星散户,鼓了村民腰包

  芒种后的矮寨小河片,四通八达的机耕道、干净整洁的石板路、如蜘蛛网般的灌溉渠、高效优质的蔬菜基地、农户们忙忙碌碌的身影,组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前各家种各家的地,没有技术、资金,只能种植少虫害、产量大的蔬菜,卖价上不去,每亩地每年也只有300左右的收入。”村支书石家金看着岩科村120亩平整的田地喜在心里,“现在,农开项目让村里的田地‘小坵变大块,实现机械化’。”

  2013年前,120亩稻田小坵的只有几分地,大坵的不过近1亩,村里离吉首城区不远,想搞蔬菜种植,没有成片的土地,灌溉也是一大难题。

  2013-2015年,吉首市农业综合开发立足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围绕产业发展,连续建设实施5个土地治理项目。三年共投入财政资金1876万元,平整土地120亩,修建排灌渠道1.89公里、工作道0.95公里、钢架大棚47个。

  “120亩田地流转给公司建设蔬菜基地,每亩每年租金为1200元,年底每户村民可得到公司300来元的分红;村里有30多人常年在蔬菜基地务工,每月1500元左右的劳务。”石家金把细账算了一算。资金连续投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善了,湖南新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了,建成百亩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2013年,在广州打工的杨文清回到村里种起了蔬菜,5至6亩的小白菜、辣椒、茄子、西红柿让他的年收入增加到了8万元。

  吉首市农开办统计,2012至2016年,国家、省、州、市各级财政投入吉首市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达7882万元(政策创新实验区项目投资3091万元)。在马颈坳、矮寨、丹青、石家冲、乾州等乡镇土地治理项目区,共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4.45万亩,建成优质粮食、椪柑、茶叶和蔬菜示范基地2.4万余亩。同时,围绕水果、茶叶和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重点扶持了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5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悄然改变着项目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惠民强农的“民生工程”。

来源:吉首新闻网|0

编辑:田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