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鼓舞非遗传承人石金琦为学生授课
传统唢呐吹奏进校园
农民书法家杨再喜点评学生书法作品
红网吉首站6月4日讯(记者 向力)“我报了书法,还有唢呐。”“我报了苗鼓……”“我苗歌唱的可好听了。”日前,吉首市寨阳小学的同学们围绕着学校开设的民族文化课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喜好。
据了解,寨阳小学有300多名学生,其中90%为留守儿童。每天下午4:30-6:30这个时间里,曾是最让校长杨志芳头疼的时间段,甚至有些提心吊胆。一旦放学后,孩子们就玩疯了,不是伤了胳膊就是扭了脚。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项特长或爱好,自2017年起,学校在吉首市教体局、石家冲街道、华润湖南医药有限公司、湘西州小背篓爱心助学协会等单位,以及周边乡镇的文化、文艺人才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放学后的两小时开设特色课程,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苗族民歌省级传承人吴腊宝、苗族鼓舞非遗州级传承人石金琦、省民族歌舞团著名唢呐演奏家石有恩、石家冲街道农民书法家杨再喜等一批民间文艺人才纷纷被邀请进校园开课教学。
课程中,孩子们可以跟随老师学习打苗鼓、唱苗歌、吹唢呐、写毛笔字。目前全校有三分之二学生参与到了特色课程中,既丰富了他们的课后生活,也收紧了玩心,在学习才艺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学生家长也为此点赞。
该校三年级学生吴富仙看上去有些腼腆,可只要吹起唢呐来毫不怯场,他说:“学校开唢呐兴趣班时,我立马报名参加了。学了一个学期后,现在能在班级里能做示范吹奏了……”。
“学校不仅要书声琅琅,更要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重任,还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杨志芳介绍。
目前,寨阳小学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学生们参与了苗族表演、送对联下乡等活动,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好“苗子”,在州市各项比赛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来源:吉首新闻网
编辑: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