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瞬间风云:实行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卫生、体育事业新发展】

来源:吉首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 2021-06-08 09:10:07
—分享—

卫生、体育事业。“一五”期间,医疗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实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缺医少药状况逐渐改变。建国初期,全县仅有卫生事业机构2个,卫生工作人员17人,设备简陋。1952年8月,五个区分别建立区卫生所,每所医务人员2~3人,列入县人民卫生院编制,主要任务是治疗疾病,预防注射,新法接生,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将解放时接收的县卫生院改名为吉首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7年9月改为县卫生防疫站),有医务人员30人,设医疗、防疫、卫生三个股。1954年5月,县妇幼保健站并入该院,为妇幼保健股。1954年,知名中医金兆祥、黄慕琼、秧时雨创办吉首、乾州两个中医联合诊所,共有医务人员8人,1956、1957年,丹青、大兴寨、溪马、河溪、矮寨中医联合诊所相继成立。是时,全县中、西医卫生院(所)共有医务人员66人,有简易病床30张。这个时期内,医疗卫生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向群众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开展除害灭病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每年组织对烈性传染病的防疫注射,对饮食、屠宰、旅舍等行业实行卫生管理,服务行业人员通过体检上岗。医疗卫生工作的加强,使一些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如伤寒、白喉、百日咳、麻疹、痢疾等发病率大大降低。在医务工作者之间,组织中西医互学,西医学习针灸、切脉等中医技术,中医学习用体温表、验血、X光透视等西医诊断手段,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体育活动逐渐恢复和发展。建国初期,党政机关人员开展晨跑、工间操,学校、机关团体开展篮球竞赛活动。民族民间体育如武术、龙灯、舞狮等也有很大发展。1956年成立吉首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机关、厂矿、学校、乡镇建立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普遍开展“劳动卫国制”体育锻炼活动。1957年上半年,机关、农业社各成立体育协会一个,有会员123人(机关105人,农业社18人),机关参加劳卫制锻炼的1056人,达及格以上标准的720人,其中一级485人,二级186人,少年级49人。训练体育积极分子61人(学校32人,机关22人,农业社7人),其中领导干部20人。训练裁判员24人(学校19人,机关4人,农业社1人),指导员11人(学校7人,机关3人,农业社1人)。修建田径运动场5个,沙地篮球场32个,水泥篮球场9个,排球场11个,体操场3个,乒乓球场2个,天然游泳场2个,共64个运动场地(体育系统12个,教育系统40个,机关团体12个)。举办单项运动会6次,参加人数823人,其中工会系统3次,428人,体委和其他系统1次,260人,其他2次,135人。

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人民体质,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使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今日红色大事记:

http://www.dswxyjy.org.cn/GB/434461/434467/434673/index.html

来源:吉首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