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瞬间风云:开展大辩论和反右派斗争】

来源:《中国共产党吉首历史》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 2021-06-30 09:19:29
—分享—

在充分发动群众大鸣大放的基础上,运动转入大辩论和反右派斗争阶段。反右派斗争只在县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教师中进行。这是整风运动最激烈的阶段。县直属单位从1957年10月下旬开始,小学教师在集中开展鸣放后接着进行。

在这个阶段中,各单位根据鸣放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拟定辩论提纲,围绕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展开辩论。这些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人民民主专政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改善生活与发展生产的关系等。在辩论中,各种思想观点和言论得到充分发表,人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明辨是非、识别香花毒草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大辩论,各整风领导小组根据参加运动的人员的言论、观点和以往的表现,逐人排队,划分为左、中、右三派,对中间派又分为“中左”、“中中”、“中右”三类。然后,按照分类排队情况,根据中央关于打击孤立右派的指示,采取“依靠左派,团结‘中左’、‘中中’,争取‘中右’,打击右派”的方法,集中对右派开展斗争。与此同时,各单位领导小组将排类为右派的人员的论点、表现和问题整理材料,按照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辨别香花毒草的六条标准以及省委整风领导小组《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注意事项》,反复核实后,确定右派分子名单,经群众讨论通过,报县委整风领导小组审定,再报地委整风领导小组批示后,交群众批判斗争。各单位分别召开大、小斗争会,对已确定的对象“先斗事实,再斗论点,最后追思想、组织,层层剥皮,直到低头认罪,斗垮斗臭”,并以大字报、漫画形式,造成“全面围剿”的声势。经过60余天的辩论、斗争,将右派分子全部斗垮。

这次反右派斗争,全县共定右派分子83名,经中共湘西州地委整风领导小组批准,作了全面处理。其中刑事处理7名,开除劳教13名,撤职降薪监督劳动35名,撤职降级留用察看23名,降级安排工作2名,免予处分3名。反右派斗争到此结束。

当时,在全国范围内,“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出现一股反社会主义思潮,在整风运动中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是完全必要的。吉首县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地委指示,开展了这场斗争,对于辨明大是大非,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克服党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纠正思想上、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党对当时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偏差,使运动开始时制定的一些正确方针未能坚持下来,打乱了原来的部署,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同时,又因为受到“按比例确定”划分右派人数任务的影响,致使吉首县的反右派斗争完全扩大化了。在斗争中,把大鸣大放中发表的一些本来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批评建议的原意歪曲,或摘取片言只语无线上纲,作为其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证,或因个人主义而发泄了不满言论的干部、教师,本来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问题而错误地定为敌我矛盾性质,作为右派分子进行批判斗争和不恰当的处理,特别是对小学教师中的右派分子,把中央提出的“70%左右的人离开学校,另行安置”的处理意见,误解为“监督劳动、劳动教养、依法处理等三部分应占70%”,使得划分右派分子的范围严重扩大,处理错误。从而使这批干部、教师及其家属的身心受到严重损伤,在以后的政治运动中继续遭受打击、迫害,它使一批大胆向党提批评意见的人丧失了为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工作的大好时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堵塞了言路,真正的批评意见就很难听到了。这场斗争,是党的一次深刻教训,应当永远铭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落实政策,吉首县原划右派分子83名,除1名因后来犯罪而处极刑外,全部得到平反纠正,给予了妥善安置。

今日红色大事记:

http://www.dswxyjy.org.cn/GB/434461/434467/434695/index.html

来源:《中国共产党吉首历史》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