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瞬间风云:社教运动结束及其影响】

来源:《中国共产党吉首历史》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 2021-09-03 09:53:33
时刻新闻
—分享—

县直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在清经济中,存在“四不清”问题干部、职工一度多达94%。落实定案,人均贪占的现金、粮食分别为352元和57斤,“干字号”人物有70人。运动中受开除、撤职等处分的干部、职工127人,为干部、职工总数的3.64%。受各种党纪处分37人,占党员总数的12.2%。同时,批斗了一批有“破坏行为”的阶级敌人,新划了一批地主、富农和反、坏、资分子。也纠正了个别错管对象,对改造好的四类分子予以“摘帽"。

县级党政群机关社教运动于1965年5月下旬开始,10月底结束。共有215名工作队员进驻县级12个机关单位。参加运动的干部、职工315人(包括县委常委、委员及各科局领导干部)。工作队采取组织学习“二十三条”,学习毛泽东著作,参观阶级教育展览,揭阶级斗争盖子,反“和平演变”教育等方式帮助各级领导首先是县委常委班子。提倡自觉革命,“自己摔了跤自己爬起来”。经过干部队伍清理、党员重新登记等工作,共有23名机关干部(其中县委委员3人,中层领导8人)受到不同政纪处分,占县直机关干部总数的9.2%:14人受党纪处分,占机关干部党员总数的9.15%。同时,发展了9名新党员,提拔41人到领导岗位。

吉首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自1961年11月开始,至1965年10月底结束,历时四年,经历了以反“五股黑风”、巩固发展集体经济为中心的粗线条社教,以“清账目、清工分、清财物、清仓库”为中心的“小四清”,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中心的全面系统的“大四清”三个大的阶段。运动根据省、州委的安排部署,贯彻执行中央在各个阶段的指示、方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基层内部管理和干部作风,在带领群众摆脱困境,渡过难关,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过程看,第一、二阶段,虽然在指导思想上带有“左”的色彩,但在具体做法上吸取了反“五风”斗争的一些经验教训,采取依靠基层组织,一分为二看干部,既肯定干部的成绩和进步,又启发教育干部主动放包袱,进行自我革命;坚持鸣放辩论、说理斗争,“和风细雨,洗温水澡”,基本杜绝了过激行为,团结95%以上的群众和团结95%以上干部,达到教育提高的目的;坚持运动与生产相结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比较好地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而1964年下半年开始的全面系统社教,一开始就采取了极“左”作法,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用“夺权”的斗争方式,一律撇开原组织,把基层干部作为主要打击对象,造成暴风骤雨、势不可挡的局面,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被上升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和阶级斗争问题,严重扩大了打击面。1965年1月,中央公布了“二十三条”,实质上对以上错误进行纠偏。但是,文件在提出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的同时,又强调“四清"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甚至认为在省里和中央部门都存在反对搞社会主义的人。这就把矛头指向了党的各级领导人,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有了进一步发展,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今日红色大事记:

点击跳转——图说党史:1951年9月3日,陈云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财政、农业生产和市场等问题的报告。

MAIN202108222133073248872792617.jpg

来源:《中国共产党吉首历史》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