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五级干部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生产一样抓好群众生活,提出“工农兵学商,一齐来度荒”,“死心踏地过好苦日子”的口号。11月2日以后,县委接连召开电话会,16~30日,召开县、社两级干部会议,反复贯彻中共中央《紧急指示信》(“十二条”)和省委五级干部会议精神以及州委的部署,贯彻“低标准、瓜菜代”的方针,突出以粮食安排为中心,切实抓好群众生活,强调“死心踏地、早下决心,老老实实过好苦日子”,12月28日,县委成立度荒委员会,13人组成,龙廷光为主任委员,抽调6名专干组成办公室,专抓救灾度荒工作,公社、大队、工厂、学校等均成立相应机构,狠抓生产自救,共度难关。
为抗灾自救首先解决眼前的粮食问题:
澄清粮食底子,大搞代食品。几年来,粮食底子不清,高估高吃。在吃饭问题日趋紧张的情况下,1960年冬,县委部署各社、队把粮食底子澄清,告诉群众,作到“五见面":产量与群众见面,仓库现存粮食数量与群众见面,“六留”标准与群众见面,国家征购任务与群众见面,口粮每月定量标准与群众见面。在此基础上,认真搞好分配,实行计划用粮、节约用粮。
为了弥补粮食的不足,县委于10月9日发出《关于代食品淀粉采集任务分配的通知》,要求各公社有领导有组织地将山上自生自灭的野生淀粉原料统统收回来,全县计划采集230万斤,每人平均25斤淀粉。实行定领导、定劳力、定地段、定时间、定任务、定奖励,将任务分配到各社、队。任务下达后一个月统计,全县安排近3千劳动力上山,采集了代食品82.9万余斤,人均达10斤。这些代食品主要是栗木子、葛根、蕨根、救兵粮、包谷球、小米糠、谷糠、绿豆壳、南瓜藤、红薯根以及其他可食用的野生淀粉植物。中共中央1960年11月14日发出《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后,县委更是把努力增加代食品作为当时最为急迫的紧急任务,于是,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个采集代食品的群众运动,这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起到重要补充作用。
今日红色大事记:
点击跳转——图说党史:1949年9月22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作关于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
来源:《中国共产党吉首历史》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