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入户收集群众意见
吉首融媒9月6日讯(通讯员 刘智懿 刘勇)“只要是老百姓反映上来的意见和想法,大家都可以提。”9月4日,在寨阳村篮球场,组长杨好正在组织辖区内的几位邻长研讨人行步道扩建项目。这是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寨阳村推进“三长制”工作以来,了解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的日常体现,也是“三长”联动机制治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寨阳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通过做细做实“三长制”,进一步落实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求,将行政村划分2个片6个组,选配36名邻长结对联系群众505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群众新格局,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聚邻同心,民生福祉再增进
“有水了有水了!再也不担心干旱了!”得益于石家冲街道寨阳村城市供水入户项目圆满竣工,寨阳村村民秧大姐伸手感受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开心地笑了出来。
“以前都是通的山泉水,去年夏天碰上干旱天气,村里的7个蓄水池只能集中放水,有时候村民洗澡洗衣服都只能到河里挑水。”邻长罗芬介绍,虽然城市管网入村很早就完成了,但单户引进成本太高,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是接的山泉水入户,去年碰上干旱季节偶发性缺水十分不便,不少村民反映希望能够接通城市自来水,但除单独开户成本高困扰村民外,管道过路、开挖等各方面协调也存在诸多困难。于是,村民们希望村里能组织统一入户,统一规划。了解村民意见和困难后,罗芬第一时间跟组长、片长进行反馈。
寨阳村组织邻长代表召开城市供水项目推进会
“大部分老百姓都愿意城市供水入户,意见是统一,但是在涉及管道用地等方面有少部分村民在反映意见,在我们多次入户做工作下,最后项目还是顺利进行。”片长杨正杉说,从最初的入户摸排了解老百姓引水意愿,到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等进行商议,再到村两委统筹协调资金缺口、协调开挖水电地等问题,邻长、组长、片长做了大量的工作。
最终,在寨阳村36名邻长6名组长2名片长上下一心,通力合作下,村里自筹资金80余万,通过吉首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市自来水公司、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支持,全村370余户村民再也不担心季节性缺水了,彻底实现“用水自由”。
爱邻共享 乡村振兴聚合力
“作为一名准大学生,我很荣幸今天能参加这个表彰大会,是村里给了我这个机会。作为寨阳村的一分子,我一定好好学习,尽己所能回报家乡。”刚考入湘潭大学的寨阳村学生向仟子接过村支两委发放的助学金后激动地说道。
寨阳村开展慰问助学
8月28日,在寨阳村村部正在举行“金秋助学”慰问活动,为今年新考上的10名准大学生发放助学金。会上,受表彰的学生和家长踊跃发言,从自我介绍、大学计划到畅谈人生理想。
“我们建立了人才交流微信群,主要是搭建个平台,方便大家信息互通,交流分享。”片长杨昌建介绍,这是寨阳村自发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的第三年,三年里共资助大学生30余名,村里通过建立微信群,将考入大学的学生、回乡创业人才、致富带头人纷纷拉进群中,并安排专人管理,定期将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在群里公布。
“家乡没有忘记我们,我也不能忘记家乡。”在长沙就学的学子杨颖说道,虽然他们人在外地,但是看到群里发的消息,感觉家乡就在身边,家乡的“爱”就在身边,学成归来,必定建设家乡。
暖邻互助,文明乡风随处来
“邻长,我们家来了个和家长走散的孩子,你跟村部反映下,可能需要帮忙找下家长。”8月26日晚,茶油坪邻长石元群接到了村民石丽春打来的电话。
石大姐与邻长劝导出走少年
当晚8时许,在院里乘凉的石丽春被一个身穿白衣的陌生年轻小伙子叫住,小伙子礼貌地表示自己现在十分饥饿,石大姐爽快的邀请男孩进屋,并去厨房给他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面。在和男孩的交流中,得知该男子名叫聪聪,今年15岁,湘西龙山人,细心的石大姐发现聪聪情绪十分低落,询问其父母也支支吾吾不作回答。于是她立马示意丈夫给邻长打电话寻求帮助。
经过石大姐耐心的沟通,男孩终于说出了自己是因为与家里人发生争执,委屈之下便离家出走。在问出其父母联系方式后,邻长立即联系其家人报平安。待其父亲赶到现场,石大姐和邻长便充当调解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父子间的矛盾得以消除。
在了解到石立春大姐暖心助人事迹后,寨阳村支两委商讨决定,一致同意将石大姐列入今年“最美家庭”名单中,通过“爱心积分超市”表彰激励,鼓励更多的村民学习看齐。
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石家冲街道寨阳村生动实践的缩影。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三长制”队伍建设,以“小联动”推动“大治理”,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一审:邹婵
二审:李琨
三审:赵欢
来源:吉首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