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邵县委书记黄海蓉: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加快推动新邵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星云 编辑:周玥 2024-10-16 15:19:08
—分享—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加快推动新邵高质量发展

新邵县委书记黄海蓉

        新邵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记殷殷嘱托,将县域高质量发展融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立足实际、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新邵力量。

  锚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聚焦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五好”园区建设,梯次培育经营主体,提高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实施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分步推动7家入选全省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特别是3家科创板后备资源库企业上市。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积极构建做特做强循环经济、装备制造2大优势产业,做好做优现代农业、文旅康养2大传统产业的“2×2”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资源再生、绿色矿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农业产业、特色竹业、文旅康养7条细分赛道,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力争铜铝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创建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新邵工作站、“园创工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站、众科新材料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建设,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积极培育国家、省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凯通电子、科瑞生物等科技型企业“攀高”“提质”。以“智赋万企”为抓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742家企业“上云”、74家企业“上平台”。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基础。扩充高等教育资源,加快通航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加大科学普及力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强化人才“引育留用”,充分发挥新邵籍院士、专家和引才大使、引才工作站作用,用好新邵人才政策21条,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强县。

  锚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完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推进新邵经开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深化项目审批、土地管理审批、环境评价、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三送三解三优”活动走深走实,深化“企业家接待日”“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着力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健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小分队、招商大使作用,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3.68万亩、总产31.14万吨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抓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施药材先导示范、果蔬补链、茶叶复兴、油茶提质、以竹代塑、文旅康养、畜牧扩能“七大工程”,加快培育龙头企业、规模企业,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锚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邵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开展“夏季攻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合理布局光伏、风电、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锚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

      赓续革命文化。充分用好中共湘西南特委、中共湘中特委机关旧址,李芬烈士墓,邹毕兆故里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传承历史文化。充分用好龙山药王医药文化、孙氏正骨术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传承保护,创作文艺精品,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进文旅融合。充分用好白水洞、岳坪峰等景区景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等特色节庆活动,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锚定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守牢底线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健康新邵建设,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民生更有温度、更具质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扎实开展消防、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化开展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巩固提升行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社会治安等领域风险,习惯过紧日子,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锚定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化政治建设考察,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能力素质培训,提高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本领。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统筹抓好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常态化排查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片组邻“三长”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精简文件会议,改进调研方式,规范督查考核,坚决遏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驰而不息纠“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全面落实“十必严”,加快建设清廉新邵,持续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红星云

编辑:周玥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