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融媒10月30日讯(记者 何鑫)武陵山下,吉首市郊,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乾州街道大庭村,在村民眼中,如展开半卷的金银山水画。
彭开成/摄
10月14日,建新路旁一处民居里,往来客人络绎不绝。民居分为两部分,一间食杂店,一间粉馆,皆以“有家”命名。门口处,主人家细心地放置了几把木椅,三两村民坐着谈天说地。守着这路边的“摇钱树”,今年56岁的大姐彭晓芳哪都满意,只对一件事哭笑不得——自家门前马路边的那块地。
“这块地小,我也种不了多少东西,想荒着呢,可书记就是不让,说村里研学用得上,有劳育价值。”她笑着说。
说起村里的发展,彭晓芳可有切身体会,自家这两个店虽说是开在路边,但地处市郊,车流量不多,生意一直惨淡。2023年,自从村里足球赛事、亲子游研学办起来以后,店里生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红火。
“这不,书记说这周末还有一场活动,我得找她问清楚,好帮忙嘞。”大姐边说边往村里走去,语气中透着亲昵。
这种“亲昵”,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频繁遇到,村民、村干部聊起“书记”,就自动开启了话唠模式:比如年年办村超的足球场,一年比一年热闹儿;比如小院农家乐的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比如山上的亲子研学项目,一年比一年丰富;比如村里孩子的学习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人人说“书记”,大家伙又为啥对她如此信服?
带着疑问,我继续深入大庭村,几经周折之后,终于见到了“书记”——吉首市公安局派驻大庭村第一书记张宪芳。她个子一米七五左右,皮肤黝黑,身穿一件皱巴巴的红色外套,脚蹬运动鞋,头发很随意地束着,如果扛把锄头下田,就是标准的农村妇女,事实上她也刚从研学基地的田间归来,手里正提着两个沾着泥土的凉薯。
“记者你好。”打过招呼之后,张宪芳带我到村部,一杯白水,两张方凳,便说起她和大庭村的故事。
张宪芳本是吉首市公安局的一名干警,因为敢闯敢干的一股拼劲儿,2022年,她受派来到大庭村担任第一书记。“刚来大庭时,村里产业基础薄弱,一穷二白,村民赌博成风,孩子辍学打工居多。”张宪芳回忆。
如何破局?大庭村林多地少,成片的土地又都被高铁站征收,剩下零散的耕地,莫说发展产业,就是村民也不愿在这些“边角料”里刨食。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一番痛定思痛,张宪芳和村支两委得出结论:必须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凭借多年干警生涯练就的雷厉风行,结合前期查阅的大量资料和村情村貌,张宪芳把发展的目光瞄向了文体旅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吹响了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
彼时贵州“村超”在网上风头正劲,张宪芳激动地望着眼前的山林,她第一次发现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蕴藏的财富何其丰饶。
2022年3月,吉首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吉首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政策像一股看不见的春风,突然就刮进了村。
张宪芳知道,时机到了。
“我们成立了吉首市大庭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形式,对村里闲置用地进行盘活,修建了足球场、农家乐,在家门口开办“村超”,发展‘赛事经济’。同时依托青山绿水,创建“大庭亲子游”品牌,把家庭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变村超体育‘流量’为乡村亲子游研学长红‘留量’,并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增量’。目前已组织活动近百期,发展参与活动家庭千余个。”张宪芳说。
用足近城优势,盘活田园风光,2023年,大庭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
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乡风文明的改善。
每逢节日,村里会举办活动,尊老爱幼、重教奖学、勤劳奋斗蔚然成风。更重要的是,村里发展不再是张宪芳一个人鼓呼:村支两委成员每周坚持踩点附近村落,筚路蓝缕开辟亲子游路线;在外务工的村民高艳军主动回乡创办大庭村农家乐,承担起服务游客的重任;村民自发组织志愿者队伍,护航研学孩子们的安全;就连77岁的老人罗应模也每天坚持打扫村里卫生……
“书记是真心为我们好,她的付出和努力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妇女主席杨海霞说,从驻村干部到村干部,甚至到普通村民,大家为村里发展都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为啥人们都信服她、信服村支两委?两年多时间一晃而过,大庭村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村里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基础设施多了,麻将牌桌少了,农特产品不愁销了,孩子肯读书了,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喜人变化,村民怎么不信服呢?”大庭村支书高深这样解读。
“我不怕吃苦到处上山探路,我苦思冥想每次活动让孩子有不一样的体验。我今年48岁了,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我完全可以安心地工作,好好带我的孩子,但是我出生在农村,我发自内心地喜欢农村,我的梦想都和农村有关,我舍不得离开!”张宪芳说,不是乡村需要她,而是她需要乡村。
对于乡村振兴工作者来说,情怀是最重要的“内核”。不是带着趾高气扬的态度说我要为村民做什么,开空头支票口惠而实不至;而是融入这里,守护这里,热爱这里,与乡村共生共荣。
“如今,市民来大庭可以踢足球、吃烧烤、看演出、真人cs、周末亲子户外游……”说到村里的体验项目,她更是如数家珍、眼中泛光。
“乡村振兴,没有情怀是做不好事的。”采访临近结束,我回味着张宪芳的这句话,缓缓向外走去。
路过足球场边上的大庭村农家乐,村支书高深正帮着村民劈柴,身着红马甲的村民围坐一团谈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40多岁的村民高艳军一边掌勺一边哼歌“我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熬得过山重水复,岁月自会赠你柳暗花明。我回头望去,夕阳给大庭村镀上了一层金边,远处静待建设的山林蛰伏在起伏的阴影中,倒真像是一幅正在舒卷的金山银山画!不由得呢喃道:好日子,在后头呢!
一审 :邹婵
二审 :赵欢
三审 :李琨
来源:吉首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鑫
编辑:周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