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名记者百村百企行丨大庭村:“研学潮”带动“乡村热”

来源:吉首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鑫 编辑:周玥 2024-10-30 14:55:55
—分享—

吉首融媒10月30日讯(记者 何鑫)“翔妈!翔妈!你看,这里有一朵枞菌!”秋日暖阳下,孩子们穿行在金黄色的山林油画中,兴高采烈地亲近大自然。山川、草木、昆虫……每一样都是生动立体的教科书,孩子们一路体验、一路收获、一路成长。10月26日,吉首市乾州街道大庭村新一期亲子游暨爸爸去哪儿活动正火热进行中。

1.jpg

近年来,大庭村结合村情村貌实施美丽乡村研学建设,积极打造大庭亲子游、大庭研学品牌,将乡村振兴文章,以小切口融入,构建出资源盘活的生动场面,推动乡村研学成为带动当地农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

2.jpg

大庭村研学游的火爆绝非偶然。

审时度势接轨市场需求

研学游的热潮,是一场供需双方的“双向奔赴”。着眼供给侧,研学游这种寓教于游、教育和文旅深度交融的复合业态,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聚焦需求侧,随着“双减”落地,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陪伴孩子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3.jpg

大庭村村支两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把游和学结合在一起,这种从实践中求真知、从游历中拓眼界的研学方式,自然受到市民青睐。

4.jpg

“文旅产业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给人丰富新鲜的体验。”大庭村第一书记张宪芳介绍,大庭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体验模式,目前有农耕体验、传统非遗、周末亲子游等多种研学项目。

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吸引着更多的市民携幼慕名而来,也让大庭村的服务业乘势兴起。

5.jpg

“大庭农家乐除接待足球队和秋游学生团队外,周末还会接待亲子游家庭,最多时一天接待四五百人次。”村民高艳军在灶台上不停挥动着锅铲,把菜肴烧得滋滋作响,阵阵香味扑鼻而至。

6.jpg

凭着一手好厨艺,高艳军一年能有近10万的收入,儿子在外地上大专,女儿在芙蓉小学读一年级,谈及返乡创业后的生活,他笑着说:“日子有盼头。”

量体裁衣盘活本地资源

如何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7.jpg

用足近城优势。大庭村距离乾州只有五分钟的车程,城市与乡村无缝衔接,城市的高楼大厦与乡村的绿树农田自然过渡,发展研学游、近郊游区位优势显著。

8.jpg

用好邻里资源。大庭村毗邻消防特勤站,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研学活动。消防员石晨熹表示,很喜欢给孩子们讲解,他们的到来给枯燥的训练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亮色。

9.jpg

用实农田“课堂”。大庭村将零散耕地有效利用,以研学基地的名义承接劳育活动,凉薯、西瓜、花生……昔日田间地头“卖不出村、卖不上价、卖不对路子”的土特产,因为研学被广大家庭追捧,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10.jpg

用活田园风光。大庭村依托村里青山绿水,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在足球场上趣味互动,畅玩亲子协作游戏;在田间拾趣农事体验,感受耕耘收获之乐;在美丽山林徒步行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1.jpg

用心用情立足公益定位

“我最大的价值感就是在带孩子运动的同时,还顺便为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前行的道路。”大庭村第一书记张宪芳坦言,大庭村发展亲子游、研学,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也是立足解决社会教育问题的举措。

12.jpg

捡板栗,找丛菌,吃野果……最新一期的亲子游活动,7公里的山林徒步,历时5个小时,孩子和家长们全程没有一个人叫累。休息间歇,老师会给孩子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13.jpg

“大庭亲子游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伴随孩子终生的宝贵财富。”参与活动的家长高友凤说道。

孩子们从一开始上个坡坎都觉得困难,到现在能独立走完全程,亲子关系也在潜移默化中和谐。

14.jpg

“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需要这样的户外体验,在和谐的亲子户外活动中放松身心。”大庭亲子游“铁粉”张正平很享受每周末的徒步,他希望给孩子们继续增加挑战,让孩子们不断成长。

“大庭亲子游、研学的底色是公益,为社会教育承担责任。”大庭村支书高深介绍,下一步,村支两委正准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探索研学教育方式。“希望大庭村能成为孩子们童年的记忆和向往的地方。”他说。

15.jpg

目前,大庭村已组织研学活动近百期,发展参与活动家庭千余个,以家庭教育理念为核心打造的亲子业态催生陪伴经济,为大庭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源头活水”。

16.jpg

山水趣,自然情,劳动美,健康行,大庭村乡村振兴产业谱新篇!

后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有不少像大庭村这样产业基础薄弱的传统村落,陷入发展何种产业的迷茫。是简单化以“时兴产业”取而代之,还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景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其实拉长时间维度来看,没有绝对的热门与冷门产业。如果不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今天还是“小甜甜”,明天就是“牛夫人”,迟早会被时代的滚滚浪潮淘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乡村产业创新,就要审时度势,对接市场需求,在“特”字上下足功夫,找到属于自己的产业“钥匙”和经济密码,以差异化发展路径实现有效创新、以产兴业。

吉首市有140多个村庄,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乡村振兴也应该百花齐放、千姿百态。

一审 :邹婵

二审 :赵欢

三审 :李琨

来源:吉首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鑫

编辑:周玥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