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吉首市“红色股份”壮大村集体经济

来源:红网吉首分站|0 编辑:田琳 2016-12-19 10:19:31
—分享—

  红网吉首站12月19日讯(特约记者 陈生真)“现在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合作社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有收益了,解决了村支部以前无钱办事的尴尬局面,全村从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目前无论是修路还是改造茶园,村民们都很齐心,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12月14日,记者走访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村支部书记向天顺聊起村里的“红色股份”工作时信心满满。

  曾经的隘口既是贫困村,又是典型的“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不仅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也被弱化。吉首市相关部门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地方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如燎原之火快速发展,却经常遇到资金、土地等“瓶颈”;而村党组织、村委会有一定资源,却无项目可做。能否让村集体经济搭上合作社发展的快车?

  隘口村成为首个试点。2012年,向天顺创办的隘口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正遭遇发展中的烦恼:首笔贷款资金35万元基本用完,进一步购置加工设备扩大加工量的计划,却在“等米下锅”。村集体注册了公司,吉首市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先后为公司注入40万元资本,入股合作社。这样“红色股份”应运而生。

  “红色股份”是由村党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创办一个红色公司,通过村召开党员大会,推选出值得信任的党员代表,党支部与其签订协议,委托其以个人名义注册公司并担任法人。公司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代表村集体以资金、土地入股或其他资产入股的形式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份合作,获得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如今,隘口村党支部以“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黄金茶产业,依托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自有资金和“红色股份”投入的资金,解决了茶叶加工和茶叶基地开发的问题。目前,该村黄金茶种植面积从过去的200多亩发展到今年的8300多亩,合作社有社员780户;茶叶加工厂面积达2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达50万公斤;仅茶叶一项,人均年可增收6000余元。

  近年来,吉首市始终把精准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实施扶贫攻坚推进工作中,按照“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发展思路,把党建工作与扶贫攻坚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贫困户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有力地促进了精准脱贫和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用“红色股份”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探索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需要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截至目前,“红色股份”发展模式已在吉首市34个村(社区)开展,整合投入股本金368万,分得红利资金53.9万元。

 

来源:红网吉首分站|0

编辑:田琳

本文链接:https://www.jssxww.cn/content/2016/12/19/7819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