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吉首农开项目多点开花结硕果

来源:红网吉首分站|0 编辑:田琳 2017-06-14 15:53:06
—分享—

  吉首农开办检查马颈坳镇隘口村茶业基地茶叶产业发展状况。

  村民杨文清在矮寨镇岩科村蔬菜生产基地收菜忙不停。

  红网吉首站6月14日讯(记者 彭婷 通讯员 张林军 )6月9日,记者在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矮寨镇岩科村、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路走访,沿途看到四通八达的机耕道,干净整洁的石板路、如蜘蛛网般的灌溉渠,绿意盎然的万亩黄金茶,高效优质的蔬菜基地,生机勃勃的生产企业,工人、农民朋友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湘西州2012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实验区。吉首市作为湘西州首府,市财政农开等部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充分用好用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创新实验区项目,大力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和农业开发示范企业发展,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家住岩科村的杨文清告诉记者,2013年以前在广州打工,2013年之后回到村里,现在每年平均至少种植5至6亩的蔬菜,年收入增加至8万元左右。“以前基本靠种植些容易打理的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开始种植些小白菜,四季豆,茄子等一些高收入的蔬菜。”

  矮寨镇岩科村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矮寨镇小河片区是吉首市苗族聚居区,区内耕地相对集中连片,2013年至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三年共投入财政资金1876万元,完成建设拦河坝1座,排灌渠道15.25公里,防洪堤0.8公里,机耕道12.59公里,工作道10.86公里,土地平整120亩。据岩科村村支书石家金介绍,岩科村平整土地之前农户靠种植水稻为主,吉首市农业综合开发立足该片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集中资金连续投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平整土地之后,岩科村建成61栋蔬菜大棚,建成百亩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当地农民进行蔬菜开发种植,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部门农户通过每亩1200元的土地租赁及年底分红的模式增加收入,基本保障30余人的就业问题。

  参观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生产园实景模拟沙盘。

  在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生产园实景模拟沙盘前,该公司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陈万富介绍,在吉首市财政农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农开项目支持,每年支持财政专项资金140万,共计280万元。项目围绕公司万吨椪柑果醋饮料生产线技术改造及生产车间、原材料仓库、冷冻冷藏库、成品仓库、水源保护等配套设施进行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后带动了公司周边千余户果农健康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平均每年累计收购加工椪柑300万公斤,解决安置就业百余人,充分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在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茶叶产业社,隘口村村支书向天顺介绍,吉首市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成员122户。作为农开项目扶持对象,2012年至2014年投入财政农开资金336万元,共完成建设机耕道4.3公里、生产道4.62公里、山塘整修1座、蓄水池14座、生产车间1270平方米,设备购置139台套。通过农开项目的扶持,合作社实力提升,合作社村民收入得到提高,全村黄金茶从100余亩零星种植发展到8000余亩,采茶面积达到4000余亩,村民收入大幅度提升,每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余元。

  近年来,吉首市农开办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有序发展,为脱贫攻坚助力添彩。

  (稿件来源:红网湘西站)


来源:红网吉首分站|0

编辑:田琳

本文链接:https://www.jssxww.cn/content/2017/06/14/7792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