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卖厂返乡开辟致富路

来源:吉首新闻网|0 作者:陈生真 编辑:田琳 2018-10-22 15:35:12
—分享—

  —— 吉首市太平镇排吼村陈万东返乡创业二三事

  在吉首市太平镇排吼村(原排吼乡中百村),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竹鼠先生”——陈万东,他卖厂回乡创业养殖竹鼠,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的愿望就是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随和、朴素的陈万东说。近日,记者来到排吼村,掀开他的创业故事。

  南下广东闯世界

  陈万东1969年出生于排吼村。因为家庭贫困,19岁时,高中毕业的陈万东选择南下广东打工。

  21年的打工生涯,陈万东先后做过电工、焊工、车间工、外贸,后又在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法律。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陈万东开设了一家汽车4S店。

  经过多年艰难打拼,陈万东终于在广东站稳了脚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且在深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还迎娶了一位漂亮的汕头客家妹子为妻子,成了正儿八经的深圳小康一族。

  纵然在外创业获得了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最初的创业梦想,但是陈万东并没有半点自喜,因为他知道,家乡的父老乡亲还生活在贫困线下,只有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才能让自己躁动的心灵得到安慰。

  卖厂返乡创业

  2008年10月,陈万东苦口婆心说服家人后,毅然放弃了深圳优越的生活条件,带上卖厂的70多万元携妻带女回到家乡排吼村,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经过反复论证,陈万东把养殖业作为创业突破口列入计划中,他发誓一定要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来。

  就在这一年,省扶贫办要在农村选派一批青年到安江农校学习种养殖技术,陈万东得知消息后第一个报名参加。经过两个多月培训学习,他获得了由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动物疾病防治员中级技能技术资格证书。随后,他多次到长沙、益阳、永州以及广西等地考察养殖项目,最终把市场前景较好的竹鼠养殖确定为自己的创业方向。

  2009年8月9日,陈万东先后从益阳、永州购进竹鼠种苗60组进行养殖。由于是第一次养殖竹鼠,加上经验缺乏,购回的竹鼠很快出现了感冒症状,不到两个月就有70%竹鼠相继死亡。短短半年时间,陈万东损失了4万多元。

  吃一堑,长一智。为了尽快掌握养殖竹鼠技术,他购买书籍,翻阅报刊,浏览网站,一边向书本学习,一边虚心向专家和同行请教。经过多方努力学习,他逐渐由一个“外行”变成了“内行”。

  2011年,陈万东注册了排吼乡第一家竹鼠农民专业合作社、竹鼠养殖协会。采取“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养殖发展模式,由合作社养殖基地培育竹鼠良种,再将种苗分配到入社入会的农户家庭饲养,协会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跟养殖户签订回收合同,解除了农户后顾之忧。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陈万东竹鼠养殖规模从2009年最初100余只,发展到现在存栏3000多只,年销售额达到500余万元,发展合作社成员、协会会员300多户。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竹鼠先生”。

  此外,陈万东还带领中百村及周边老百姓积极开发红土片区优势产业——种植中药材、苗木、特种养殖等。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的另一支柱产业,仅此项年销售额就达700余万元。

  目前,排吼村村民在陈万东的带领下,注册了山羊、药材、核桃、特种养殖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200多户建档立卡户直接增收脱贫致富。新建大王蛇养殖基地一个,养殖大王蛇2500余条。

  致富不忘桑梓

  2010年,陈万东在中百村村委第九届换届选举中,因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高票当选中百村委会主任。2014年,任中百村党支部书记。

  “我活了80多岁,看到村里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幸福,这得感谢陈书记!”中百村二组村民陈万仲80多岁,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在陈万东帮助下,在家搞起了种养殖业,年收入可达4万余元。

  “以前虽然我有钱,但是感觉精神上很空,如今能帮家乡发展,感觉很充实。”陈万东说。以前,村里都是以稻田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如今从事竹鼠养殖和药材种植,人均年可增收600元,协会会员年可增收3000元,最高户收入可增收10万余元。

  陈万东的事迹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先后荣获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养殖业科技示范户”、“湘西州优秀共产党员”、“湘西州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湘西州最美扶贫人”等荣誉称号。养殖基地也被财政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面对未来,陈万东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将排吼村建设成生态文明幸福的新农村是他最大的梦想,他会带领群众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

  文:陈生真

  稿源:团结报

来源:吉首新闻网|0

作者:陈生真

编辑:田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