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决议从当时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后的新形势出发,指出全党全国人民所面临的新任务就是要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地改造小私有者和消灭资产阶级,进行一个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包含着极复杂尖锐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国内不甘心失败的人民的敌人必然要同国外的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利用每一个机会来破坏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首先破坏我们党的团结,并在我们党内寻找他们的代理人。因此,“有极大的必要来唤起全党同志更加注意提高革命警惕性,更加增强党的团结”。
中共吉首县委为贯彻中共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于是年6月12日至21日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县直机关的党员干部(候补党员列席)和农村党支部书记(个别为支部委员)共166人参加会议。县委书记张涛作学习《决议》的报告,县委副书记武耀作关于党的建设报告和关于我县当前互助合作运动的报告,县委委员、县长石元星作关于财经工作的报告。会议的中心是增强党的团结,明确党的团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揭露党内存在的影响党的团结的不良因素和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与表现。同时明确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是互助合作为中心环节的发展生产,必须通过增强党的团结,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巩固与发展党在农村的阵地,以保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代表会议回顾总结了几年来党领导全县人民进行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社会改革的伟大胜利,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日益提高,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队伍逐渐壮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着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同时,会议分析党内思想状况认为,吉首县党组织总体上是团结一致的,巩固的,健全的。但由于当时还采取着同资产阶级联合的政策,小资产阶级还像汪洋大海似的包围着我们,而我们党内马列主义教育不够深透,一部分干部中思想政治状况还相当复杂,这必然会威胁着我们党的团结,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会在我们党的薄弱部位传播过来,在党内起着腐蚀、瓦解和分裂的作用。会议中,针对党组织内部不利于党的团结的问题进行了充分揭露,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当时揭露的主要问题,一是建立党委制、发挥集体领导作用不够,书记个人说了算。二是个人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表现突出,诸如贪图享受,不安心本岗位工作,不愿到农村特别是苗区工作;骄傲自大,脱离群众,只听奉承,不接受批评监督,甚至压制报复批评者;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执行党的政策、决议不坚决;存在着自由主义和落后的小农经济思想;乱谈恋爱,为婚姻问题而丧失阶级立场,影响党的工作等等。三是有些农村党员对党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这一长期的中心工作认识模糊,党支部放弃对互助合作的领导,有的党员起着相反的作用。通过揭露问题、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党的团结必须是在马列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必须是在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基础上的团结,一切从个人的愿望出发的行为都是不利于党的团结的,一切包办代替的工作作风是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不利于党的团结的,一切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安心农村特别是苗区工作的思想,是贪图享受,经不起革命胜利考验的具体表现,骄傲自满,接受任务不勇敢,执行决议不坚决,闹名誉地位,都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作怪。这次会议,把党的思想统一到四中全会决议上,对后来各项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今日红色大事记:
http://www.dswxyjy.org.cn/GB/434461/434467/434674/index.html
来源:《中国共产党吉首历史》
作者:吉首市史志办公室
编辑: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