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首市太平镇夯古村的冬桃种植基地里累累硕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桃子的香甜气息,满山的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解袋、脱袋。10月中旬,这里的甜蜜冬桃可采摘上市。
冬桃果实较大,颗颗圆润,色泽鲜艳诱人,以其晚熟、口感脆甜、营养丰富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和人们喜爱。太平镇夯古村地处山区、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了冬桃生长的乐园。自2019年发展至今,冬桃基地种植面积从160亩达到了现在的600多亩。“今年产量预计在30万斤左右,按15元一斤估算,今年冬桃的产值可以达到300万元。”夯古村林桦艳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艳华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2016年以前,夯古村是实体产业空心村,全村人口186户593人,而耕地面积600余亩,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特别突出,为谋求生计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少部分村民依靠传统农业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作为本村的“领头雁”石林秀,放弃自己从事多年的木材生意,毅然决然地挑起改变贫困落后家乡面貌的重担,带领几个建档立卡户和贫困人员成立了夯古村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吉首市林桦艳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将自己所攒的积蓄全部投入到产业建设中来,改造村级道路1.5公里,建设产业路5.5公里、养殖基地2处、深水井4口......几年间,泥巴路变水泥路,泥巴水变自来水,荒山变致富园,为冬桃产业的发展铺平铺宽了道路。
在夯古村“两委”带领下,全村人齐心协力,始终围绕产业发展做文章,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互联网+农户”的模式,让村民们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不断巩固乡村振兴的成果。现在全村产业初具规模,像张艳华这样的返乡创业者在村里有20余人,他们头脑灵活、敢为人先,先后成立合作社7余家,发展种养产业,在村里种植湘西黄金茶3200余亩,生猪养殖2300余头,母猪养殖180头,冬桃600亩、沃柑300余亩、药材300余亩,带着同乡人一起努力,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冬桃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乡村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有效安置,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仅石林秀一家合作社通过发展冬桃种植和生猪养殖,就带动15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5000余元,加上其他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村民参与务工的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极大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其次,冬桃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每到冬桃的成熟季节,周边游客纷至沓来,采摘冬桃、品尝农家美食、欣赏乡村美景,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了保证冬桃的产量和品质,村民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工作,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冬桃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太平镇政府与村民们信心满满,未来将不断提升冬桃品质,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拓展产业链,扩大影响力,推动冬桃与乡村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冬桃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果”。
来源:吉首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