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谭剑 周楠 张格 谢奔 阮周围 余春生 柳王敏 姚羽
签字时那微微颤抖的手,领取分红金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对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勤丰村的村民们而言,一个多月前的那场分红大会,就如同电影中的经典片段,每一帧画面都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村民在吉首市勤丰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的场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余春生 摄
全村200余户、770余名村民,共同分享了23.1万元的产业分红金。这是勤丰村历史上的首次集体经济分红。
勤丰,寓意“勤劳致富、共享丰收”。脱贫后,村里曾尝试不少发展路子,却因缺乏特色产业、技术和有效规划,效果不佳。2023年5月,湖南省科技厅开始驻村,科技逐渐成为勤丰村实现这一美好寓意的关键所在。
在吉首市勤丰村,湖南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邀请的农业专家正在开展辣椒种植技术现场培训。(刘泉江 摄)
“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帮我们做了太多实事。加宽并硬化了通组道路,引来了城区自来水,还打造了公共活动空间。”勤丰村原党支部书记石绍银说,“更关键的是,他们帮村里找到了发展产业的方向。”
工作队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为村里量身定制了一套独特的产业布局:种植食用菌和蔬菜、发展“科技+文旅”、推进农文旅融合。
在吉首市勤丰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黑皮鸡枞菌正茁壮成长。(刘泉江 摄)
立春过后,走进勤丰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在恒温恒湿控氧的大棚里,纤细修长的黑皮鸡枞菌正茁壮成长。这种菌类味道鲜美、口感嫩滑,而且生长速度极快,每天需要早、中、晚采摘三茬。村民们纷纷化身采摘员、削菇员、打包员,忙得不亦乐乎。
52岁的村民石永富就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当采摘员,每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跟以前在外面劳苦奔波、收入不稳定的打工生活比,现在的日子幸福多了!”石永富跟记者聊起变化,脸上笑开了花。
工作队长吴志明介绍,黑皮鸡枞菌生长快、产值高、市场需求大,只要能掌握技术,就能实现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的培育和种植。2024年,全村2个基地年产毛菇25万斤,总产值超过300万元。
“这个产业为村里新增了近百个就业岗位,村里还以场地入股参与提成,去年村集体经济增收70多万元。”吴志明告诉记者,有了专业的技术支撑,村里还推出了干菇、酱料等加工产品,并在对黑皮鸡枞菌开展育种和药理研究,未来将朝着深加工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采访过程中,记者不时遇到来自隔壁乡镇或村庄前来学习取经的人们,他们在大棚内仔细观察,不断提问。“勤丰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业振兴还是要依靠科技。”一位村支书感慨。
为了“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工作队还组织村里建设了500亩蔬菜种植基地,种植辣椒、白菜、土豆、西红柿、苦瓜等各种蔬菜,既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实现顺利销售,还让不少村民掌握了科学选育和种植技术。
村民龙梅香对未来非常憧憬,“只要村里人都能学到技术,我们村肯定会越来越好,产业分红也会越来越多”。
来源:新华社
编辑:周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