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吉首,我生命里的都市

来源:红网吉首分站|0 编辑:田琳 2017-05-26 15:22:37
时刻新闻
—分享—

坪朗村

  文/余保东

  几艘乌篷船静静地躺在湖边,垂柳如丝倒映在水中,湖水如镜、远山含黛,蓝天白云在湖水中洗过后,更显得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适逢周末,拾起久违的闲暇心情,我沿着渔光小路走不远,便是“湖光序曲”门楼,飞檐斗拱、凌空翅角的造型,有点像黄鹤楼的建筑风格。穿过圆拱形宽敞的大门,便进入了武汉绿道,乌篷船就在不远处的湖边。才早上八点钟,已是游人如织。

  我的家乡在武汉,离吉首很远,要坐汽车到怀化,再坐高铁回家,前后要折腾五六个小时,所以我回去的不多。想家的时候,就去吉首郊外“谷韵绿道”走走,仿佛走在武汉绿道上,一解乡愁。

  我们几个朋友约着,找个周末上午开车到寨阳乡茶油坪村,在村招呼站处过桥,从这开始上绿道步行,走完全程要两三个小时。我们九点半钟开始走,走到尽头大约十二点钟,正好可以美美地吃一顿午饭。

  绿道是水泥路面,有些路段也用透水砖铺设,不像武汉绿道用黑色沥青那样奢华,也没有武汉绿道宽敞。武汉绿道主路两边还有辅路:临水处用木板铺成,靠岸处空心砖中间栽些草,人可以踩在上面行走。这里空间有限,只能依山而建,顺水而流,蜿蜒起伏,曲曲折折,但却是一路走一路的风景。

峒河湿地公园(凤凰于飞/摄)

  绿道的左边是峒河。正值三月桃花的时候,河水渐渐充沛,河面也比秋冬来时宽了不少。河水清澈见底,河对岸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格外显眼。屋顶黑色的瓦片像一块块黑色的缎子布,在古木苍松的掩映下,树影斑驳,楼檐翘脚上翻似展翼欲飞,时隐时现。山的翠,瓦的黑,墙的灰,衬着河边洗衣的苗家女人五彩绣衣,就像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这里的房子不全是木头的,砖瓦结构的偏多,各家各户风格、模样和颜色都差不多,但高矮大小、坐落朝向千差万别,特别是屋顶的翘角各具风韵,更加显得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门前就是自家田地,田地前边就是清澈的峒河,俨然一副“采摘家门口,悠然见峒河”的田园生活画卷。想象三五好友坐在临水的阳台上,边欣赏这峒河美景,边小酌几杯,一定会有“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诗意!

  还有几个不怕冷的苗家大姐,卷着裤腿,站在河中间,胸前挂着篓子,手里握着鱼网,她们在捞“桃花虫”,当地的一种美食。说是美食,其实是一种虫子,样子长得像蜈蚣又比蜈蚣体型小。它们对水质要求很高,也只有在这个季节、这一带的水中才生长,所以产量很少。捞回去用油炸,味道非常好,只有贵客才能享受得到。

  湘西多高山,同时期的温度比别的地方要低,春天也来得稍晚。绿道右边是山,杂草丛生,树木葳蕤,几朵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正在怒放,在风中向我们招手。刚从武汉回来,看完武汉绿道的花海,再看这里零星的野花初开,真有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觉。我们几个都抢着凑在花前,深深吸一口,早春清新的空气,裹着幽幽的花香,真是沁人心脾。

  走在武汉的绿道上也是心情舒畅。到处是摩拜单车,颜色有黄的、红的、黑的。到处是骑车的人,川流不息,从眼前晃过,令人眼花缭乱。又有人骑车走过来,却远远地和我打招呼,定眼一看,是我过去的同事,他们也来绿道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坪朗村

  前面升起了炊烟,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坪朗村,在一片竹林处,拐弯下坡进了苗寨。进寨的路都是用石板砌成的,古老的青石板,静静地诉说这个苗寨的古老。房子挨得很密,三三两两落座,依着地势而建,没有什么规律。每户人家门前院子不大,但很整洁。稍宽敞的人家门前种了菜,几个老人坐在院中,手里拾掇着什么。左拐右弯,我们来到了石氏豆腐作坊,店面不大,屋里的石磨又吸引了我们,我们像是欣赏一件古董一样赞叹。据说石氏豆腐完全坚持传统工艺制作,细腻而结实,口感很好,在当地小有名气。我们顺手也买了几块,带回家吃。

  峒河在坪朗村前留下一大片河滩,细密的砂子吸引了不少游客,争着拍照留念,有的干脆把车子从公路开上河滩,在那里闲休地打起了牌。

  往南几公里,有一条万溶江也穿吉首城而过。虽然叫做江,其实也是一条河。抗战时期有一首《万溶江之歌》,系迁至湘西的国立八中师生所作,朱镕基总理就是在这里认识夫人劳安,劳安当时还是国立八中的学生。两条河在吉首城交汇,形成一个大大的“丫”字。千百年来,吉首的乾州人靠万溶江水路,从码头把湘西的桐油、药材、牛皮及各种土产山货运往处地,又从外地把布匹、粮食、盐巴及日用杂货运到乾州。乾州古城就是历史的见证。

  今天的万溶江建成了沿河风光带,红色橡胶铺设的旅游慢行道,踏上去脚感很好。身边河水缓缓流淌,客人在这旖旎的风光下旅游,会忘记万溶江是从遥远沧桑的历史中走来的!

万溶江

  老城区峒河的两岸依旧拙朴古旧,鳞次栉比建满了房屋,基本上都是砖石结构,不像凤凰古城满满的都是吊脚楼,民族气息浓郁。凤凰沱江中一根根深入水中的木头柱子,不仅撑起了吊脚楼,也撑起了凤凰人的希望,成就了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站在桥上看去,河两边的房子紧紧贴着岸边修建,只留下一小片的河岸供人行走,像是从河底直接砌上来。枯水期河床裸露出来时,房子更显得挺拔耸立,整整齐齐像个城堡。有的墙上长满了青草,斑驳陆离,昭示着岁月的沧桑,暗示着这个古老城市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黄永玉先生设计的“峒河四桥”,与“城堡”浑然一体、交相辉映,高高的拱背连接着两岸“城堡”,四个桥一座连着一座,“城堡”的冷硬与拱桥的妩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显示出作者匠心独运,像是一幅精美绝伦的苗画。

  万溶江最终汇入洞庭湖、流入长江。长江与汉水也在武汉交汇,也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丫”字,武汉从此形成了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长江成了武汉的水路,无数的码头造就了昔日三镇的繁华,人文荟萃,商贾云集,“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武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武汉长江两岸都修建了江滩,绵延几十公里,有亲水平台、有休闲广场、有园林公园,再往上是防洪大堤。闲暇时光,两岸江滩上都是休闲娱乐的人们。从江滩上放眼望去,春日的武汉三镇,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江中轮船来来往往,不时江面上蹿起一只水鸟,嘴里叼着鱼飞走了,一派大都市的景象。待到夜幕降临,两岸灯光璀璨,交相辉映,让人感到梦幻迷离,不知这是在画中还是在梦里?

  夜晚的峒河也一样的美。两岸的彩灯勾勒出房屋的轮廓,苗家门前一串串红灯笼,显得那样有浓浓的民俗气息,一般扑面而来的苗家风味。远处的商家招牌红绿交映,闪烁不停,象征着业务繁忙,生意兴隆。今天的吉首抓住政策机遇期,正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蕴藏着无数的商机,沿河两岸建设的新城区正拔地而起。

  只有峒河的水那么平静而又缓和,仿佛与世无争。可是你错了,等它流到下游,那一排石墩子做的人行桥边时,河床突然变得陡峭,水面落差高达数米,水流带着轰鸣声呼啸而下。胆小的人不敢过河,只有那些勇敢的吉首人走在石墩上,像是听一曲交响乐,头都不回,走向那满是希望的彼岸。

  多少年前,一位中央领导视察武汉,他对武汉的城市建设不满,说“武汉是全国最大的县城”。今天的武汉却已然是个大都市,跻身全国中心城市之列。

  今天的吉首依然是个小县城,可是多少年以后,吉首定会是武陵山片区的一座大都市!那时,我一定从武汉再来!


来源:红网吉首分站|0

编辑:田琳

本文链接:https://www.jssxww.cn/content/2017/05/26/7794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吉首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