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吉首站1月8日讯(通讯员 余海云)1月5日,寒风冻雨中的吉首市丹青镇锦坪村格外热闹。在这个被锦坪村人视为神山的青龙山脚下,老村部里聚集了一批眉开眼笑的群众。
湘西锦坪青龙山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先福从提包里取出一垛垛现金,总共36万,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再拿出一张张务工记录表。张先福的父亲在旁边喊着来合作社务工人的名字,张先福一边笑着给阿婆打招呼,把务工费递到阿婆手上。“张阿婆,今年辛苦了,明年继续来给小张帮忙哦!”“好嘞!好嘞!”77岁的阿婆接过6850块钱,数了又数,笑得合不拢嘴。身在大山深处,出不了远门,做不了买卖,儿子媳妇年年在外打工,日子过得也艰难。阿婆能够在合作社做点事,一年赚几千块钱,不给儿子媳妇添麻烦,老人家觉得自己活得特别有精气神。
合作社为务工人员发放工资
丹青镇是吉首市最偏远的乡镇,被称为吉首市的“西伯利亚”。锦坪村位于丹青镇的最东边,为古丈、泸溪、吉首的三县(市)交界点。2016年,有着446名建档立卡户的锦坪村还是一个产业空白村。年轻力壮的村民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有条件的将老人小孩带到城里,剩下的只能留守村里。散居各处的老人走动越来越少,偏远的锦坪村越来越安静。
2016年,多年在外打工的张先福回到家乡,发现曾经热闹和谐的故乡竟如此冷清,心里非常难受。听说吉首市政府正在大力号召和支持发展湘西黄金茶产业,张先福便去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湘西黄金茶市场效益喜人,马上决定回乡创业,大力发展茶产业。
2017年3月,合作社通过挖山平梯改田,严格按照市茶叶办开沟撩壕技术要求进行茶园建设,当年定植茶园341亩,发放农民务工费21万元。2018年9月获得“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5万元用于产业发展,采取委托帮扶方式实施,与村里建档立卡户113户446人签订帮扶合同,连续10年进行收益分红,并于当年发放务工费28万元。2019年,为提高茶苗成活率、茶园培管效率,合作社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模式430亩,其中,移栽穴盘苗400多亩、营养钵苗15亩,是目前全市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最大的推广基地。同时,合作社始终坚持人工除草,坚决杜绝打除草剂、农药,坚持施用有机肥,全方位积极打造有机茶园。对于茶园附近没能流转的农田,合作社采用每亩补贴200元的方式,要求农户不得在农田使用除草剂、各类农药。目前,合作社正在积极开展有机茶园认证事宜。
随着300万资金的投入、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和成熟,锦坪村周边泸溪、古丈的老百姓纷纷来基地务工,务工时间超过5个月。村里人有事做了,来来往往的人多了,村里也越来越有人情味了。作为吉首市入选《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五个传统村落之一,锦坪村正逐渐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亮眼茶叶村发展。
目前,吉首市茶园面积11.23万亩,可采茶园面积7.5万亩,涉及10个乡镇、街道的90个行政村。2019年干茶产量1380吨,实现综合产值6.9亿元。根据“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十年建集群”的产业发展规划,该市正稳步实现着“四十”的产业发展目标,即“打造十条生态茶谷、培育十佳龙头企业、实现十亿综合产值、致富十万湘西茶农”。随着隘口茶旅产业园、榔木湘西黄金茶博览园的逐步打造,茶旅融合将进一步助推湘西黄金茶产业发展。
来源:吉首新闻网
作者:余海云
编辑:彭卫